“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开放合作,聚焦互联互通,意在开放共赢。六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需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通畅。当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沿线国家的普遍愿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长,“一带一路 ”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宏教授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长,“一带一路”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宏教授接受中国网智库中国专访,围绕 “一带一路”发展经验、如何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智库应发挥哪些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为采访实录摘编:
中国网:“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发展得怎么样?您对此如何评价?
刘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我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到成效。“一带一路”项目不断增加,参与国越来越多,“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国际社会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当然,作为一项世纪工程肯定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冷静思考,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改进需要弥补的地方。我认为过去几年中,“一带一路”建设在基础设施等硬联通方面做得很好,但软联通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软件和硬件相互搭配,相互支撑,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中国网:您认为“一带一路”如何能更好地做到民心相通?
刘宏: 我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衡量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尺度。有的是重视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带来的回报,基础设施长远使用的回报;有的重视政治效益,这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友谊。
但是,我认为还应该增加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可以从民心相通的角度来衡量,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主流媒体、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等,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倡议,了解当地人的需求,站在共建国的角度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真实地告诉当地人“一带一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以及长远的正面影响。
另外,还要在围绕怎样推出更好公共产品的目标去努力。比如,希望工程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我想中国是不是能够推出类似希望工程的公共产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教育与经济发展,这类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性的,也是全社会性的;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一带一路”国家奖学金,让这些到中国来留学的人,学成毕业后回到各自国家能从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工作;也可以围绕当地民生问题做相关的努力,比如把医院、社会所需的就业工程联合在一起,让“一带一路”的理念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播种到民间,让当地社会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毕竟这些对当地民众来说,与其利益有一定距离性。因此,有益于民心相通的公共产品尤为重要。
中国网:“一带一路”是一项世纪工程,在目前来说,您觉得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让这一世纪工程发展得更好?
刘宏: 我认为“一带一路”要想更好走下去就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需要相关的机制。
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第一个是中国自身主导,比如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的推动;第二个是多边的机制,类似亚投行,亚投行已经起了很好的作用,有多国的参与而且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与口碑。另外,我认为也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多边机制,比如“一带一路”基金会。基金会可以由中国发起,邀请多国参与,治理的规则上秉持共同协商和讨论的原则,支持一些社会化的民间项目,推动具体落实“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就像亚投行一样,中国在亚投行出资比例将达30%,但是中国已经表示不行使否决权,而是使用多边协商的机制。在这样的设想下,“一带一路”基金会面向社会、面向民间的跨国协商,所产生的影响会非常广泛,而且是能超越经济和投资领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