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地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广大基层干部与贫困群众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是落实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是消灭贫困的“排头兵”。
有的基层干部还“身先士卒”,当起“领头雁”,亲自发展扶贫产业并获得成功,让群众看在眼里、信在心里,从而手把手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有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把贫困户当亲人 “排头兵”助力大翻身
一年前,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那廊村圩上坡的莫建清,一家四口还挤在简易搭建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危房里,家徒四壁,而墙壁还四处漏风,真正的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莫建清家以前的住房
“当我第一次来到老莫家,我流眼泪了。”军人出身的朱成刚谈起莫建清以前的状况,心里依然不平静。“我想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爱心的人,看到那样的生存环境,不说像我一样流泪,至少也会心发酸。”
2018年6月,朱成刚作为对口扶贫干部,对莫建清一家进行帮扶。“我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户家庭打个翻身仗!”
63岁的莫建清曾经因中风左半身瘫痪,经过兜底保障支持的治疗有所好转,但仍无甚劳动能力。他的妻子虽然只有30多岁,但是患有轻度智障,劳动能力低弱;两个孩子一个四岁,另一个还在上初中。
情况万般棘手,但朱成刚章法不乱。“像老莫家这样的特困家庭,必须把解决当前的现实困难和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制定非常具体、详细的脱贫计划。”朱成刚说,“当前的现实问题,首先要进行危旧房改造,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改善居家环境,然后再想办法使其实现基本的自力更生。”
计划妥当,朱成刚从易到难、分步实施帮扶。跟踪落实养老金、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修建新房……对莫建清一家的帮扶工作稳扎稳打地开展。
解决老问题,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危房改造只负责建好房子,通水通电,但不包括添置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朱成刚早就把老莫一家当成亲人,所以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得周到。
在开始实施帮扶时,朱成刚就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把莫建清家的状况发布出来,引发包括战友在内的朋友踊跃捐钱捐物。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朱成刚也不断地将进展分享到朋友圈。“其实很多朋友都有回馈社会的想法,只是没找到觉得合适的方式,我这样做是提供一个渠道,也让大家看到状况在切切实实地发生变化,坚定朋友们一起帮扶的信心。”
莫建清家新房内景
朱成刚通过朋友“圈”来爱心捐助,莫建清新家的家具家电乃至生活必需品都有了着落,床、被子、衣服、衣柜、桌椅、电视机、电饭锅……
“现在什么都有了,连装衣服的柜子都帮我买好了,我做梦也想不到幸福会来得那么快。”莫建清太高兴了,也非常感激。“特别是住进了新房子,不然哪一天旧房子塌下来,我们连性命都难保。党组织、政府和干部、爱心人士实实在在帮了我家!”
这只是朱成刚帮扶计划的开始。为了让劳动力低弱的老莫家有收入来源,朱成刚费了不少周折,终于打听到一个“闲差事”——江西镇人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帮工。“因为老莫和妻子都没有多大的劳动能力,所以他们在基地的工作只是简单的看护帮工,两个人一个月收入大概一千元。”
在朱成刚看来,安排老莫和妻子就业,既有开辟家庭收入来源的作用,更有激发内生动力的意义。“让他们知道,付出适当的劳动,才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样有助于杜绝‘等靠要’思想。”朱成刚意味深长地说。
朱成刚深知,老莫家的希望在两个孩子身上。“帮扶老莫家最根本的还是鼓励、扶持他的两个孩子好好读书。等孩子都中专或大专毕业并顺利就业,老莫家才算真正翻身了。这是长远之计、治本之策,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如今,朱成刚把老莫家两个孩子的学业问题放在第一位。最近,他正忙着为老莫家即将初中毕业的大女儿联系一家中专。“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很不好,但也不能初中毕业就算了,读个中专学点技术,以后就业会更有保障一些。”朱成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老莫家离真正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朱成刚将继续“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