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级潜艇参加阅兵
由于美国经济制裁与军事威慑升级,伊朗近期频频采取反制措施,尤其在号称“世界油管”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实施军演,显示不容小觑的反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强调水面舰艇封锁不同,伊朗海军今年的演习更侧重水下封锁破交,各种进口和国产潜艇纷纷亮相,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从易到难 从小到大
早在2月份,伊朗海军在以霍尔木兹海峡为中心的200万平方公里水域举行“守卫-97”实兵演习,出动各类舰船百余艘,主角是塔里克级(即进口的俄制877EKM型)大型潜艇、卡迪尔级小型潜艇和刚服役的“征服者”号中型潜艇。其间,“塔里克”号潜艇发射533毫米电动自导鱼雷,卡迪尔级潜艇发射国产533毫米“瓦尔法杰尔”自导鱼雷和“纳斯尔-1”潜地巡航导弹,被媒体称为“波斯黑鲨”。
过去20多年,伊朗优先发展潜艇,先是在1996年引进三艘俄制877EKM型潜艇,填补水下战力的空白。接着,它遵循“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研发次序,通过引进朝鲜玉高级微型潜艇技术,建造水下排水量仅90吨的微型潜艇,随后依次推出120吨的卡迪尔级小型潜艇、400吨的“鲸”级试验潜艇、600吨的征服者级和1200吨的贝萨特级(Besat,也称腾飞级)中型潜艇。目前,已服役的伊朗国产潜艇包括4艘微型潜艇、23艘卡迪尔级小型潜艇、1艘“鲸”号试验潜艇、1艘征服者级中型潜艇,还有第二艘征服者级和一艘贝萨特级中型潜艇完工,表明伊朗潜艇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玩转地利 以巧制胜
很多人对伊朗开发潜艇感到不解,认为霍尔木兹海峡及波斯湾水域狭窄,平均水深只有40米,最大水深也才104米,潜艇展开很难,况且美国海军在巴林部署的第五舰队有很强的反潜能力。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客观。
从伊朗海军部署看,几乎所有潜艇都以霍尔木兹海峡拐弯处的阿巴斯为母港,那里位置优越,向西北就进入波斯湾,向东南则进入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战役展开很便捷。虽然霍尔木兹海峡很浅,但对小型潜艇却不是问题,它们本身噪声水平低,而霍尔木兹海峡到波斯湾多以沙质海底地形为主,水下声场复杂,且油轮和商船每天都川流不息,造成反潜声呐或鱼雷声自导头性能大幅下降,追踪距离显著缩小,伊朗小型潜艇有把握隐蔽出航。霍尔木兹海峡并不宽,小型潜艇也无需大范围搜索,可以轻松选定伏击阵位,打击过往船只。这意味着,海峡地理特点是促成伊朗大量建造小型潜艇的主要原因,这些潜艇只要在特定水域蹲守,“猎物”会主动从面前经过,压根不用耗费有限的水下续航力进行漫无目的的游猎。
至于海峡东南侧的阿曼湾和阿拉伯海,同样是重要国际航道,那里的平均水深加大到2700米,对伊朗塔里克级、征服者级等大中型潜艇来说十分理想。虽然美军深海反潜能力很强,但宽阔的海域却稀释了反潜兵力密度,而常规潜艇在水下是靠电机驱动,噪声很小,要想发现并非易事。
伊朗潜艇不只会水下攻击,更能水下布雷甚至潜射导弹。今年2月2日,伊朗公开最大射程1350公里的国产“霍韦伊泽”巡航导弹,并暗示有潜射版,如果成真,将意味着伊朗继以色列之后成为第二个拥有水下战略打击的中东国家。当然,伊朗潜艇最现实的战略威慑能力来自水下布雷。水雷的特点是“易布难扫”,且由于是水下爆炸,因此毁伤水面舰船的能力是普通反舰导弹难以匹敌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卫舰“罗伯茨”号就被伊朗投放的老式鱼雷炸伤,令美军谈“雷”色变。如果伊朗潜艇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等重要航道布雷,再与水面舰艇、岸舰导弹、战机等配合作战,将构成有力的立体封锁效果。
“斩首”威胁源
作为传统对手,美国对伊朗“不对称”军力发展的意图心知肚明,并为此进行相关准备。
就在伊朗“守卫-97”海军演习结束后,美国陆军首次将末段高空防御系统(THAAD)部署到以色列,并同以色列空军举行多层联合反导演习。有分析认为,美国没有对伊朗潜艇实施针对性的反潜演练,而是先为以色列夯实“反导盾牌”,说明美国对伊朗海上力量并不担心,但对伊朗弹道导弹颇为忌惮。将THAAD部署到以色列,既显示美以特殊关系,同时又能强化对伊朗的战略威慑,要知道THAAD的TPY-2相控阵雷达能探测到2000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极大削弱伊朗导弹的“撒手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