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准车主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加价选择了一些花哨的功能,遗憾的是很多功能和配置并不实用,有些甚至沦为根本无法使用的“鸡肋”摆设。
听着高级用起来“鸡肋”
“就这个所谓的远程技术服务,提车之后我试了好几次,没一次真给我解决问题的!”家住红桥区的车主刘女士向记者展示着车里的一项“高级”功能。
记者注意到,在驾驶室上方有几个按钮,分别对应着远程技术服务、紧急情况求助等功能,当刘女士按下技术服务按钮后,几分钟后车载电话自动接通了人工客服,刘女士试着简单询问了关于胎压不足报警、自动启停等问题,对方的回答除了和说明书上一模一样外,就是建议联系当地经销商或去最近的4S店进行检测,对于说明书上没有解释的问题,客服同样也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不少同一车型的车主都在网上吐槽该功能是“鸡肋”,有的甚至称其为“人工版说明书”。值得注意的是,这样“鸡肋”的功能之所以遭到大量车主吐槽,除了不实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项收费功能,一年“服务费”最高可达1800多元,而且根据车型不同,新车自动绑定1至3年该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在购车时该服务看上去像是“赠送”的,但实际上无论是服务成本还是车辆上相关硬件的装配成本,早就融入车价中。
高价买了个落后配置
在各大汽车论坛上,车载导航被广大车友评为最鸡肋的配置之一。
市民单先生购买某豪华品牌车型时,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多花了6万元购买了升级配置,而车载导航也和智能大灯一起成为升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
遗憾的是,车载导航地图不但更新速度比手机慢,而且当时销售人员介绍的把手机导航信息同步到车载导航上的功能,实际使用起来耗时非常长,有时到了目的地导航信息都没完成同步。
此外,另一款豪华品牌车型主推的手势控制,在实际使用当中也遭到了大量车主吐槽,就在该功能上市同时,大量新车型甚至国产新车就已经支持AI语音助手,无论是成功率还是实用性都远超手势控制,使得高价的新功能沦为了落后配置。对此,有经验的消费者坦言,对于花哨的新功能还是建议准车主在试驾期间多尝试和使用,不要盲目听信销售人员或网络上视频评测的展示。
本报记者 刘宇

 
 
 央视视角:从骏驰主动智能刹车看
央视视角:从骏驰主动智能刹车看 邂逅率性睡衣风 清新度过小长假
邂逅率性睡衣风 清新度过小长假 把握中国消费者喜好 斯威汽车G平
把握中国消费者喜好 斯威汽车G平 累计同比增长42.41%!斯威汽车如何
累计同比增长42.41%!斯威汽车如何 i上生活——风光ix5伴你72小时玩转
i上生活——风光ix5伴你72小时玩转 中国互联网发展给了路虎、陆风纷
中国互联网发展给了路虎、陆风纷 上海车展新能源盘点:蔚来小鹏特
上海车展新能源盘点:蔚来小鹏特 丰田章男为清华学子送上这份“见
丰田章男为清华学子送上这份“见
 证监会定性“恶意做空” 大股东增持等方案将
证监会定性“恶意做空” 大股东增持等方案将 北京设定2300万人口上限 通州副中心两年见成
北京设定2300万人口上限 通州副中心两年见成 李克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李克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恒丰银行陷多重质疑 逼停员工持股计划
恒丰银行陷多重质疑 逼停员工持股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