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装,代表了汽车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却往往不能拿上台面。在全国2亿车主中,会把车拿去改装的也仅占很小的比例。但正是这一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辆辆风格迥异的改装车背后,我们能否从中找到突破销量瓶颈的启示?
此前,《童济仁汽车评论》曾在
《汽车产品“年轻化”,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一文中深入剖析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与厂商产品定义的错位:购买XR-V、Polo、缤越这样“年轻车”的并不一定是年轻人,而选择雅阁、凯美瑞的也并不一定是中年人。
但是,如果某一款车特别受到改装爱好者们的追捧,那么这款车大概率会是真正的“年轻人之车”,即便它的绝对销量并不一定出彩,但是围绕在身旁的用户群也会是有相当凝聚力的圈层。
当改装文化在中国并没有被完全承认时,许多人对改装爱好者存有偏见。但当我们理性看待改装,不可否认的是,改装意味着对汽车的喜爱。也正是这份喜爱,在消费需求被抑制的车市寒冬中,有可能对新车销量产生影响。
什么才是“真正”的汽车改装?
我们这里所谈论的汽车改装,并非是大家在马路上看到的“杀马特”式风格,而是一个集科学性、互动性和系统化的严肃升级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俗话说“一低遮三丑”,许多入门发烧友会把行走系统列为改装第一步,原厂状态下的素车在工程师们的调校下,悬挂长度、车身侧倾以及回弹阻尼达到了某种平衡。改装,则是通过改变三要素的“配比”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个过程中,车主与改装技师共同参与,既能学到汽车改装知识又扮演了“开发工程师”的角色,用自己的理念来“重塑”一台只属于自己的汽车,也许这就是改装的魅力所在。
当下,严肃的改装市场中大致有三类取向:个性化、舒适化、性能化。
个性化
在拥挤的一线城市,与其把钱花在不知何时用得上的XX秒零百加速成绩,不如用来美化外观,这么做既能保留原车的实用性又可以满足自己对个性化的需求,一举两得。因此,这类改装受到最多人的追捧,当然其中也不乏狂热发烧友,追求更极致表现力,从而引申出诸如Hellaflush、RWB、DUB这样的改装流派。
舒适化
有些人买车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配置,所以催生了类似“选装”性质的改装方式。没有电动尾门,改;没有LED大灯,改;没有360°环视倒车影像;改……这种“低配改高配”方式具有很强普遍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某款车的配置布局与潜在消费需求产生了错位。对于并不兴盛“选装”的中国市场来说,如果把消费者“逼”到自行去后市场增加某项配置,事实上也就是车企需要反思产品定义之时。
竞技化
汽车与竞技密不可分的关系,催生了狂热分子对速度与驾驭的渴望,通过刷程序、加涡轮、改避震甚至不惜更换动力总成也要达到更快加速、更高极限的目标。而这群人的汽车专业知识也远强于普通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充当朋友圈意见领袖的角色。所以,性能车不仅在产品矩阵中起到树立形象的作用,其消费群同样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之一。
改装对新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新车市场的选择越来越多,消费者也越发理性与成熟,即便他们还在追求个性,但同时也不希望失去实用性,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所以,对性能车的渴望也许仅限于充满战斗感的外观,与其考虑加速能快几秒,莫不如关心百公里能降低几升油耗更实在。
这就不难理解几年前曾大行其道的高尔夫GTI、福克斯ST这类真正的钢炮车型会变得越来越小众,而福克斯ST-Line、高尔夫R-Line这类“伪运动车”则越来越受欢迎,奔驰、宝马也会打出AMG套件、M套件的牌——尽管在真正狂热的性能爱好者眼里,这可能是对性能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