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如何適應太空環境

 2019-04-15 21:17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 橙子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11日發表了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首次對在國際空間站(ISS)參與“嚙齒動物棲息地”的小鼠進行了詳細分析。該動物研究有助於了解長時間暴露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會對人類產生何種影響。

在一次相對小鼠壽命而言時間較長(17天至33天)的任務中,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科學家埃普裡爾·隆卡及其同事,對國際空間站上的20隻雌性小鼠(16周和32周大)進行了視頻拍攝,並在地面建立了匹配對照組。

此次分析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揭示動物是如何適應太空環境的。這些研究發現可能會影響動物實驗的結果解讀,而動物實驗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對長期太空飛行的反應。

NASA研究人員發現,空間站小鼠表現出各種種屬型行為,包括攝食、給自己理毛、擠在一起以及社交互動。在整個實驗期間它們都很活躍好動,積極探索周圍環境,佔領了整個棲息地。研究結束時,其健康狀況全部良好,且體重與地面對照組類似。

在升空后的7天至10天內,較年輕的小鼠會出現繞棲息地四壁跑圈的獨特行為,並很快演變成一種協調的集體運動。出現這種行為可能是因為小鼠將運動視作一種獎賞活動、一種應激反應,或是對內耳平衡系統的刺激,因為不運動時內耳平衡系統的部分結構無法在微重力下接收外部信號。不過科學家認為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張夢然)


(責編:盧靜(實習生)、熊旭)

CopyRight(C)2019 中国汽车导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22599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中国汽车导报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中国汽车导报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