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6日,30多家力帆汽车经销商,身贴“力帆还钱”字样,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进行维权,现场并未出现冲突。
“近几年力帆汽车推出新品少,研发能力差,跟不上市场节奏,导致不少经销商亏损,最严重的每年要亏200万元。”维权经商表示,今年春节过后,市场非授权经销商更是出现低至四折的抛售行为。
力帆经销商要求集体退网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
据维权经销商代表称,这并非是经销商们首次维权,但至今未达成任何共识。对此,力帆汽车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则上接受(经销商)退网,但前提是按签的代理合同条款执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诉求。比如补偿经营亏损,不清库提前退还保证金等。”
这也就意味着,此事再次陷入了僵局。
积怨已深
在此次维权事件之前,力帆汽车与经销商的矛盾酝酿已久。
按照维权经销商的说法,目前力帆只有迈威和轩朗两款车型在售,且多年没有更新换代。而厂家关于推出新车、广告宣传、营销费用等的承诺也未能落实。尽管经营亏损在目前的汽车行业也并非个例,但力帆经销商的处境,确实犹如泥潭。
更令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从今年3月1日起,力帆汽车开始以市场指导价四五折的价格,将汽车卖给汽车资源公司、汽贸店等非授权经销商,而授权经销商此前拿到的折扣一直是九折。
也就是说,非授权经销商花4.5万元就能买到市场指导价10万元的车,以5万元的价格售出即可盈利。而传统4S店如果以同样的价格卖车,“多的亏4万多元,少的亏两万多元”。
维权经销商称,不公平竞争导致库存急剧增加,之前每个月还可以销售十几台车,但从2月底开始,一台都销售不出去,有的经销商库房里还积压着百十辆车。而经销商从3月开始就不断向力帆销售公司反映此事,销售公司却一直否认。
持续的亏损以及无望的新产品投放使经销商倍感焦虑,开始了一次次的向力帆汽车申诉维权。但在力帆汽车看来,聚众示威性的维权,实则是满足私欲的逼迫。
“这些商家聚众示威,找自媒体发稿,企图逼迫我们接受不合理的诉求,我们是不会接受的。”力帆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业,力帆汽车原则上接受退网,但前提是按签的代理合同条款执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诉求。
而对于维权经销商所说的四五折抛售非授权经销商一事,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部分体量非常小的库存车辆,肯定不能流向授权经销商。”力帆汽车方面表示,目前车市大环境处于低谷期,对于经销商亏损产生退网的行为表示理解,但对于示威逼迫的行为,决不妥协。
“从这种冲突上可以很明显看出双方在沟通上的缺失。”有资深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厂家与经销商各执一词,难以定招。这说明平日里双方甚至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可续持发展关系,所以利益一旦失衡,矛盾一触即发。
债台高筑
实际上,除了陷入亏损的经销商,力帆汽车自身也举步维艰。
力帆汽车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力帆股份营业收入约为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净亏损9720万元,同比下滑257%。
力帆汽车缺钱,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力帆股份的主要业务涉及到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汽油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含出口)及投资金融等众多板块,但不难看出,汽车领域是造成力帆目前陷入危局的主因。数据显示,2019年1-3月,力帆传统乘用车累计销售15193辆,同比下滑49.49%;新能源车型仅为685辆,同比下滑62.38%。
在目前自主品牌的淘汰赛中,力帆汽车已经退至边缘地带,其产品几近无人问津。而其视为“救命稻草”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加速力帆走向深渊的始作俑者。
早在 2007 年,力帆就挺进新能源领域。彼时的新能源市场还是力帆脱离低端造车企业而进阶转型的契机。但遗憾的是,力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发生了“骗补事件”。“骗补事件”影响恶劣,在给了力帆转型新能源一拳重击的同时,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也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