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多种挑战 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安全更环保

 2019-07-03 14:53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 橙子

  面临动力系统变革、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池淘汰等挑战——
  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安全更环保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图为广州南站P4共享汽车停车场设立的共享汽车充电桩。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节能减排,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标签。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从不同技术路线出发探索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无论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增程式、氢燃料等技术,都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革新。未来,新能源汽车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性,提升环保性能,做好退役电池循环利用,更好地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7月2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召开,社会各界再次将目光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节能减排早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签。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目的和使命。实现环保目标,需要通过各种技术路线使清洁能源落地。当前,纯电动、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同时,氢燃料电池、增程式等技术也让汽车动力系统步入多元化发展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始终从不同技术路线中汲取经验,探索节能减排、高效安全的最优选项。

  技术路线各有优劣

  “发展电动汽车的目的是实现节能减排。但事实上,很多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并不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能源报联合主办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袖峰会”上表示,在电力主要来自燃煤的情况下,节油但耗电的长里程纯电动车并不能减少排放。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自重、耗能高,近距离用电需充电,远距离用内燃机,节能减排效果不好;燃料电池用氢做能源,但氢能研发投资大,电池价格高、制作过程耗能高,膜、纸、泵、罐等材料或设备的国产化还有待推进。

  在杨裕生看来,纯电动车应以微、小型为突破口,大、中型汽车应重点发展增程式。据悉,微小型电动车的电能全部来自电网,电池少、安全性高,适应城市、乡镇交通普遍需求,价格便宜,容易推广。第三代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发电不必经过电池而直接驱动电动机,免除了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电池组用量可再减少,预计节油率大于60%。

  “尽管增程式电动汽车还需燃油,但如果我国汽车油耗降到一半以下,每年仍然可节省原油2亿吨。未来增程式发动机也可以不烧油,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程式电动汽车并不是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很可能是未来的主力。”杨裕生说。

  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认为,率先发展氢能大巴车和物流车是一条非常好的市场化路径,因为它们对加氢设施的需求相对集中,有利于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但是,氢燃料汽车进入民用领域还需经过更多考验。

  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事实上,无论哪种技术路线成为新能源车的主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都将是新能源汽车能否走远的关键。

  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表示,当前汽车与充电桩的联系依然不足,发展大功率充电时,车不知道桩的平台状况、桩不知道车的型号规划,这对双方发展均有影响。如今,充电与电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必须尽早提前布局,才能使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让参与主体有利可图。”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大中表示,这需要车辆运营企业和充电运营企业紧密配合,注重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充电桩增值服务,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刘永东认为,标准是产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实现标准化,产业才能真正规范、有序、安全发展。但是,目前行业仍存在各行其是、不按标准办事等情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必须紧跟国家政策。”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锋认为,有了政策支持,车企、能源供应商、消费者等才能多方合作实现全民能源转型。“在政策引领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充电/加氢服务市场机制,破除行业准入壁垒,鼓励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认为,要通过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共同推动充电桩、充电站、售后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退役电池循环利用

  近年来,电动汽车厂商为了追求高续航,不断加大电池使用量,也增大了安全风险,电动汽车发展亟需更安全的新型电池。

CopyRight(C)2019 中国汽车导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22599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中国汽车导报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中国汽车导报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