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门:关乎建设一流军队的“源头工程”——来自海南省部分高校和新兵训练机构的调查
2018年,海南省军区正在组织新兵役前体能训练。刘群 摄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人武部正在开展征兵宣传。张翊国 摄
一张泛黄的《解放军报》,今天捧读依然令人心潮起伏——“13万大学生士兵来了!”
2009年冬天,13万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掀开了我国征兵史上崭新的一页。那时,还没人预料到,10年后,大学生参军会成为一种“潮流”。而这个“潮流”代表的,既是一个个高学历青年“携笔从戎”的故事,也饱含人民军队对人才的渴望。
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能看得真切。我们回望10年来路,意义更加清晰: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军队,在阔步走向强军兴军的征途上,与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不期而遇。两者的相遇相融,不仅为这支人民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而且帮助这支人民军队真正开始实现“人”的现代化。
——编 者
士兵是基础,征兵是源头,是部队提升战斗力的“第一道关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吸收更多的“好坯子”、为部队输送更多的“优质砖”,是摆在每个国动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前不久,海南省军区调研组区分两个阶段,分赴全省19所高校和部分新兵训练机构,通过组织座谈讨论、个别询问和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深入调研征兵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重点了解各高校征兵工作情况、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以及训练机构对本籍兵员的评价、素质需求和兵员质量、现实表现、困难诉求及新兵对兵役机关的意见建议等情况。
下面这一组卡片式的文字,是记者对这次调研行探索步履的跟踪,也是对调研组着眼现实破解难题的追溯。
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直面现象有隐忧
不报喜只说忧!得知记者来访的目的,该省军区调研组同志的举动让记者多少有些意外。
“海南籍干部骨干在部队发展的数量极少。”调研组同志介绍,从所到部队看,除武警某训练基地有11名干部、21名骨干和驻港部队训练基地有4名士官外,其他单位均无海南籍干部骨干。
直面现象有隐忧。通过进一步调查采访,他们发现,一方面,由于海南省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内地省份,影响了海南籍新兵在部队考学提干;另一方面,还有部分优秀的士兵恋岛恋家,不愿长期服役,而一些士兵由于普通话讲得不好,也影响了挑选担任骨干。此外,由于海南乡亲邻里崇军尚武的氛围不够浓厚,也导致了海南籍新兵在部队缺乏你追我赶成长成才的劲头。
调研中,一个现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对于大学生征兵工作,公立高校领导重视程度高于民办高校,公立高校抓征兵工作力度大于民办高校,公立高校鼓励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明显优于民办高校,公立高校完成征兵任务好于民办高校,尤其是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等二本以上院校对征兵工作支持力度明显大于其他院校。
研究新兵,首先要了解新兵。调研中,多数海南籍新兵还反映天气气候、生活习惯、部队管理早期很不习惯。
同时,调研组的同志还发现,新兵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陆军某部调研时,新训骨干反映,普通话不标准、留队愿望不强烈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海南籍新兵在部队发展进步。
“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海南省去年征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数不少。如此大规模征召大学生入伍,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改变现状,必须正视现实——顺藤摸瓜探缘由
“改变现状,必须正视现实。”调研中,大家顺藤摸瓜试训制约“源头工程”质量的背后原因。
个别高校领导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从调研情况看,个别高校领导国防观念淡薄、国防知识贫乏,有的只在口头上泛泛表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支持力度不大;有的把国防建设当成是军方的事,把参军入伍当成是别人的事,与大学生关系不大;有的认为征兵工作是武装部的事,不是高校领导和老师的应有之责,给高校增加了额外负担等错误认识,甚至有个别民办高校领导认为,招生就是招财,大学生当兵影响学校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