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里经过设计改造,上海风情浓厚。记者赵立荣摄
一方街头绿地、一丛精致花圃、转角的竹围篱、路面的拼色人行道板……漫步在上海最大的成片历史风貌保护区——衡复历史风貌区,很多人感觉心旷神怡,却很少人知晓:你在公共空间的情感,其实是有人花心思营造的。
十年前,一批“社区规划师”步入这片历史风貌区,尝试从最小细节入手,对标城市风貌的最高品质,营造和谐街区风貌的同时,不断探索人们心中“最诗意的尺度”。
十年间,越来越呈现“裸妆美感”的风貌保护区内,诞生了一系列可供咀嚼的经典案例:率先在居民区门口腾挪出历史及艺术展陈空间,率先用双色道板拼出人性化停车位示意图案……未来,这些范例也将从衡复历史风貌区走出去,扮美更多城市空间。
发端于徐汇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日前举行十周年座谈会。会上不仅揭牌了社区规划师办公室,还发布了《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在徐汇区全面推开,覆盖全部街道、全部项目。未来,徐汇区所有城市微设计、微更新、微治理都将有设计师参与,考量“美不美”,更考量“贴不贴心”,进一步提高“绣花”水平,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三个维度强化社区“三微三修”
根据此前十年的实践经验,此次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社区规划师将受政府委托,担负专业控制与总体把握的协调人作用,按照风貌道路规划要求,协助各方在街区生长全过程采用合理和恰当的技术手段和方案开展工作,并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协调各方,及时把控细部细节,尽力在复杂现实环境中最大程度实现规划意图与整体目标。
如果说追求宜人的“裸妆感”只是第一步,那么,社区规划师未来将从专业、审美、治理三个维度强化社区“三微三修”——即微设计、微更新、微治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管理修正,从而塑造出更多精品项目,打造更多美丽适宜街区,为上海城市更新和文脉传承贡献更多有价值的样本。
此次新设立的社区规划师办公室制度,也是一大创新,即在区规划资源局建立专门平台,组织项目实施主体、各条线、街道(镇)等各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发挥规划技术优势,协助社区规划师高效开展工作。
做减法,理解百姓所需要的美
在众多规划师口中,他们对于社区更新有更形象的理解——既要从微观视角迈向宏观视野,更要学会从做加法变为做减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言简意赅地指出,社区规划师绝对不是简单的“设计者”,他们要扮演空间美育的教育家、城市工程师,以及协调各方的社会活动家等多种角色,他们的视线应该更宏观。
长期参与衡复风貌区保护规划与实践的同济大学教授沙永杰以武康路项目为例介绍,武康路方方面面的实践是上海在城市保护更新与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一次探索和生动演绎,是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持续演变的写照,未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长期专注于天平街区风貌修复的社区规划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林则强调“做减法”。她说,规划师要更好理解“显”与“藏”,风貌区的规划设计,绝对不能光以规划师个人的美学感知出发,第一位要考虑的是百姓的真实需求,其次是景观的和谐和便于社区治理。
修复文化生态,引领社区更新
随着规划师制度全面推开,更多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街区进入规划师视野,需要他们因地制宜、大胆进行创造性工作。
此次,年轻设计师吴茂辉受聘为田林街道的社区规划师。在经过多番排摸的基础上,他大胆提出要重塑公共空间的情感需求。
田林街道于1985年4月建立,由原来分布在城郊阡陌间的9个自然村,发展成目前覆盖22个居委会的现代都市型社区。它的建筑基本朝南,向阳布置,社区空间相对单调,长期以来,这里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心理及情感方面的需求。
吴茂辉说,首先将从田林自身的发展轨迹、社会生态、文化性格出发,梳理寻找田林的独特性、文化性,从而形成规划设计和控制性导则,运用到具体项目的微更新、微治理中去。通过保护、修复熟人社区的文化场景与生态,引领各项更新与治理。(记者 顾一琼 汪荔诚)
原标题:十年“绣花”,衡复风貌区愈显诗意
徐汇区做强微设计、微更新、微治理,除了探究“美不美”,更考量“贴不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