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孙彬彬
猪瘟加速了产能去化,禁运导致价格分化。随着禁运逐渐解除,未来猪肉价格将从分化走向普涨。
摘要:
猪瘟加速了产能去化,禁运导致价格分化。随着禁运逐渐解除,未来猪肉价格将从分化走向普涨。猪肉价格大概率上涨,但是对CPI的贡献较前期有所下降。市场担心的猪油共振问题需要猪价和油价节奏的精确配合。以猪肉价格为基础模拟CPI,最高点发生在二季度末,最高不会超过3%。
货币政策关注的是季度数据,CPI单季破3%的可能性较小;需求、货币和通胀预期也并不支持全局性通胀的发生;货政策关注的不仅是CPI,还有PPI以及综合来看的GDP平减指数,由于PPI的大幅走低,今年的GDP平减指数中枢下移,实际上是给货币政策留出空间的。
猪肉产能下降,市场上对猪通胀的来临几乎形成了一致预期。
猪瘟带来了什么影响?猪肉价格对通胀的影响有多大?立足于债券市场,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取向?
什么是猪周期?
猪周期是猪肉价格周期性的起伏涨落,一轮猪周期长度在4年左右。以22省市猪肉价格为指标,上一轮猪肉价格高点在2016年4月的30元/kg,近期的低点在2018年5月,低点接近16元/kg,当前猪肉价格在20元/kg左右。
猪肉价格周期是由养殖周期决定的,由于二元仔猪-能繁母猪-三元仔猪-生猪之间的养殖周期长度约为1.5年,养殖户由于猪价变化导致亏损或盈利,进而调整猪肉生产,最终导致猪肉产能释放的时滞也在1.5年左右。我国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散户更容易因价格的变化改变生产决策,加剧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即使没有非洲猪瘟,我国猪肉价格也已经运行到一个周期性的低点。
猪瘟带来了什么?
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加速了产能出清,二是生猪禁运导致了产销地的猪价分化。
(1)加速了产能出清
本轮猪瘟最早在发生在8月3日,目前为止官方公布超过100例非洲猪瘟疫情,扑杀超过30万头生猪。2019年后,疫情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
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由于猪价下降、亏损增加,产能去化周期实际上就已经开始。目前母猪存栏同比加速下降,目前同比下降接近20%。
对于猪肉生产,产能就是母猪存栏×MSY(生产效率,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因而还要考虑产能的提高:近年MSY持续上升,但即使考虑10%的MSY增速,总产能下降也接近19%(0.8*1.1)。MSY的提升是个慢变量,不改供给收缩趋势。
2017年年末开始母猪存栏已经开始下降,2018年10月受非洲猪瘟影响,存栏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母猪存栏-生猪出栏的周期是10个月,当期母猪存栏决定10个月后猪肉供给,到2019年底为止,供给收缩的趋势不会变。
(2)禁运导致猪价分化
非洲猪瘟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生猪禁运导致了产销地的猪价分化。
2016年,国家发布《“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将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划为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以满足北上广深及沿海城市的生猪需求,形成北猪南运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