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加州府萨克拉门托的加州州务卿大楼被正式命名为“余江月桂加州州务卿大楼”,以表彰余江月桂的杰出贡献。这是美国第一栋以女性命名的州立大楼。
余江月桂在1966年至1974年间,曾经四度当选加州众议员;1974年,她高票当选加州州务卿,成为全美首位在州政府担任民选职务的亚裔女性,并五度连任,任期近20年;她本人被称为美国华裔妇女参政的拓荒者。
余江月桂(资料图)
美国现任加州州务卿帕迪拉表示,在余江月桂服务于公共事务的几十年里,秉持透明、便民、包容、奋进和尊重历史的理念,是州务卿办公室辉煌的时期之一。
不止余江月桂,在世界各国,还有许多为当地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华人,他们的名字以各种方式被铭记。
马来西亚巴里文打“郑伯公街”
马来西亚的巴里文打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它位于吉打、槟城和霹雳三州交界处,人们甚至可以在十分钟内走过三个州。
在巴里文打,有一条名为“郑伯公街”的旧街。“郑伯公”的原名叫郑亚文,是百年前巴里文打甘蔗园的一名华人管理员。
有一天,大片的甘蔗园发生了火灾,身为督工的郑亚文奋不顾身进入蔗园,救出不少受困工友,但郑亚文自己却来不及逃生,不幸牺牲。
人们为了纪念郑亚文,尊称其为“伯公”,并将巴里文打旧街场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郑伯公街”,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舍己为人的蔗园华人督工。
马来西亚诗巫“黄乃裳路”
在马来西亚诗巫,有一条“黄乃裳路”。
黄乃裳是清末民初的华侨领袖,祖籍福州。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49岁的黄乃裳发现福建人民生活困难,便计划前往南洋寻觅可以移民垦殖的地方。
1900年,他选定今天的诗巫郊区新珠山作为垦区。在随后的两年间,黄乃裳从福建先后3次、共招募1118名垦荒者到达诗巫,并命名诗巫为“新福州”。设立“新福州垦场公司(新福州总公司)”,为农工修建住处,还兴建五所教堂和一所学校。黄乃裳带领移民在诗巫垦殖,使得诗巫的经济逐步繁荣起来。
如今的诗巫已经成为了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第二大城市,为沙捞越第三省的主要行政中心和商业市镇。黄乃裳的垦荒精神,也被这座城市永远铭记。
加拿大温哥华“陶黄彦斌径”
在加拿大温哥华,有一条以华裔名字命名的街道 ——“陶黄彦斌径”。
这是为了表彰已故加拿大中侨互助会行政总监陶黄彦斌。陶黄彦斌为协助新移民,推动多元文化融合所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4年,陶黄彦斌在温哥华缅街一间仅仅2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开始了协助华裔新移民安顿的服务项目。十数年来,中侨在协助新移民,提供就业培训,辅导家庭、青少年、耆英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时至今日,中侨互助会已成长为在低陆平原拥有15间办事处,240多员工,7500义工的大型社会服务机构。
2005年7月,陶黄彦斌因病逝世,终年59岁。当地华人对她的贡献有目共睹。2016年7月,温哥华市政府决定将华埠中侨大楼旁的上海巷(Shanghai Alley),增添命名为“陶黄彦斌径”,这也是温哥华首条以华裔命名的街道。
意大利米兰“何凤山广场”
在米兰,有一个“何凤山广场”,为的是纪念二战期间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
何凤山在二战期间,曾向数千名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杀害,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辛德勒”。
在1938年到1940年5月,纳粹当局曾以总领事馆原属于犹太人房产为由,将总领事馆没收。此后,何凤山就自掏腰包,在当地租下一套小公寓,继续坚持发放签证。
何凤山曾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1997年,何凤山在美国去世,终年96岁。2018年3月,米兰市政府将华人商业街的一座广场命名为“何凤山广场”,这也是意大利首次使用华人姓名来命名城市地名。
美国哈佛大学“赵朱木兰中心”
美国哈佛大学也有一栋以美籍华人命名的建筑,名为“赵朱木兰中心”。
此栋大楼是由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赵锡成及其家族基金捐助4000万美元建成,以纪念赵锡成已故之妻赵朱木兰女士。
赵锡成及朱木兰的家族,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有四个女儿(赵小兰、赵小美、赵小亭和赵安吉)先后就读于哈佛商学院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