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使我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推动力,新能源汽车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在整个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两会热度高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处明确提到新能源汽车:一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促进新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二是“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
在今年两会上,近30位来自车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出了多个议案、提案、建议,内容涵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多个方面。比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提出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建议就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不谋而合。
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生机勃勃,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1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4万辆,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1%,12月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38.2%,环比增长32.9%。新能源乘用车2018年产销分别为107万辆和105.3万辆,同比增长80.5%和82%。新能源商用车2018年产量为20.1万,同比小幅下滑0.4%,销量为20.3万辆,同比增长2.6%。
清晰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此时,新能源汽车行业为寻求再次突破,应以大数据、智能网联等为突破口,重点发挥行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加强行业间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工作,采用信息化手段,为新能源汽车助力蓄能。
产学研落地促进行业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指导方向。而想要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与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科技成果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就“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表示,中央财政还是要推动加大投入,但同时地方特别是企业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已经看到好的势头。
人大代表苗振林在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科研成果被闲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不到20%。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提供者,企业是科研成果的需求者,两者本应是建立在供求需求上的合作关系。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科研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却不知从何下手,而高校定位前沿科学研究,得出的成果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形成转化难的问题,双方在需求对接上严重失调,是造成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最主要原因。
校企合作共助行业创新
为了改变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现状,诸多企业高校进行了多种探索,如阿里巴巴分别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实验室、研究基地。加快产学研成果落地。
而作为发展飞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在技术不断升级的今天。
其实,新能源汽车行业与大数据产业相结合,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技术革新早已有了先例。
2016年,中创科技e充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携手开始产学研合作,结合中创科技e充网行业与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与技术实力,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充电信息服务等领域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协力打造“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截止2019年,在产学研合作的三年时间里,中创科技e充网与中科大结合各自优势技术资源,面向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行业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制作。打造城市建桩布局规划模型,从城市整体布局出发,针对建桩选址及充电桩功率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充电场站的建设提供科学规划。根据多种分析法,找出关键因素,通过调整模型,指导经营策略,提高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帮助充电场站运营企业合理化场站运营,提高收入。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整车性能评估,车型对比,提供整车故障分析及预测分析。通过分析用户驾驶行为,对整车动力性能标定提供参考;分析用户充电行为,对使用习惯较差的用户进行及时提醒,提供相应服务,改善用户行为,提高用户粘合度,从而增加用户群,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帮助。